互動數位空間構築 – Aerocells

Project Living Thing – Aerocells

課程:數位設計II
指導老師:許倍銜
展覽類型:建築結構體、互動裝置、泡殼結構
展覽期間:2017.06.26~07.03
展覽地點:台積電交大能源教育館(新竹市園區二路101號)

Aerocells 設計概念

大自然孕育萬物,生生不息。生物界的多樣性來自於漫長的演化過程,適者生存的自然法則之下,美妙的生物百態來自於殘酷的生存競爭;適應力是生命賴以延續的根本能力。師法自然,透過對於自然的觀察以及自身的創造力,人類得到科技與文明發展的重要憑藉。而在建築設計的領域裡,存在這樣的疑問:「建築設計是否可以向自然學習」、「建築是否可以成為一個活的系統」?

基於以上的疑問,一組跨領域背景的交通大學建築研究所學生,進行設計的探索。不規則的型態和細胞般的結構單元,呈現如同生物體的有機特徵;透過動態的光線調節能力,在建築的適應性層面,提出可能的作法。使用透明輕量的構築材料,希望呈現如昆蟲翅膀般的輕盈感、和達成高效率的結構系統。透過一個小型的空間結構,這些想法獲得實驗。這是一個活著的系統,營造一個活動的空間,等待人們的體驗。

Aerocells 材料與構造

我們想要形塑一個輕盈的空間,以透明輕量的塑膠材料,做為主要的構築材料。平面的塑膠薄片經過加工成為立體的曲面單元,而具備足夠的結構強度。這是一種對於生物的學習,透過曲面 — 自然界普遍存在的外在形式特徵 — 少量的材料能夠發揮最大的結構作用。塑膠材料於加熱後得到塑形,擺脫它給予人的刻板印象,轉化為構成輕盈空間的基本原素。

透明的結構單元猶如生物的細胞,而搭配的空氣和電力管線,如同神經和血管一般,穿梭其間。結構單元組成不規則的型態骨架,其上附著了具備動態行為的表皮單元,共同構成這個空間的軀體。這是一個由塑膠所構成的透明軀體,而塑膠這一可回收的材料,在它的使用循環之中,透過建築的空間組織,被賦予生命。

Aerocells 動態行為

建築做為一個「活的系統」,這是我們提出的一個概念。透過實體的動態行為,建築與生物的關連,擺脫單純形式和構造上的學習,而進一步納入「行為」上的類比關係。我們設計了兩個類型的動態行為,加諸在空間結構之上,它們分別是「適應」和「互動」。前者是對於環境光線反應的能力,骨架之上的表皮單元藉由形變而影響光線的進入程度,賦予內部空間在光線層面的調節能力。後者是一個建築空間與體驗者之間的互動關係,透過人工光線的塑造來達成;和結構單元整合的發光體,對應人的存在位置,以即時變化的光線和人進行對話。基於這兩個類型的動態行為,建築與外部環境互動、而影響內部的光線環境,結合與人互動的動態人工光線,共同地賦予建築對話的能力。

Posted in 展覽, 計畫, 課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