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領域設計與創新科技學程

國立陽明交通大學人文社會學院/跨域學程

關於學程

跨領域設計與創新科技學程(Design and Innovative Technology Program; DITP)為人社院提供之跨域學程,整合建築所、應藝所、傳播所教學資源,針對有興趣涉獵創新設計、藝術等領域的大學部學生,提供不同領域的基礎與應用課程。本學程課程架構分成建築設計、工業設計、永續環境與智慧城市設計、科技創新設計等四大領域,培養學生兼具人文素養與工程基礎的跨界應用能力。

我們的願景

我們的願景

我們相信每個人天生都具有創造力,透過專案導向的課程,讓學生實際解決真實世界的問題。在不斷的觀察、合作、分析與實踐中學習,不但能培養出更多元的思考能力、整合能力,也能增強團體間溝通能力、對社會環境有同理心,進而對這個社會產生改變。

學程特色

學程特色

從通識課程、學分學程到跨域學程,不受年級限制、彈性修課。

 

 

 

 

 

 

課程架構

課程架構

課程講座、實作應和工作坊的課程規劃,讓學生從概念到實作,專業到分工,學會多種的應用能力。

 

課程架構

課程簡介

課程簡介

開設課程

  • 選課系統中,可以從以下類別找到:
    • 跨領域學程 → 人文社會學院 跨領域設計與創新科技跨域學程
    • 學分學程 → 創新科技藝術學分學程(兩個學程課程相同)
    • 學士班課程 → 一般學士班 → 人文社會學院 → DOH(人文社會學院院本部)
    • 學士班共同課程 → 學士班校共同課程 → 通識 → 《人文社會學院院本部》、《建築研究所》
  • 本表內新開課程均可被學程認可,學程規章會隨後於下期修正。

課程清單(類別/當期課號/課名/授課老師)

A / 基本設計初階 / 蔡偉彬 [su_label type="black"]上[/su_label] [su_label type="black"]核心必選[/su_label]
適合對設計有興趣的學生選修,透過數個單元式的設計發想練習,讓學生在設計思考與實際創作之中培養初步的設計美感,包含的主題從平面表達、立體創作到空間規劃等等,並依課程的進度搭配相關的實作技術與軟體操作。

A / 基本設計進階 / 曾令理 [su_label type="important"]下[/su_label] [su_label type="important"]核心必選[/su_label]
本課程專為對建築或空間設計有極高興趣與熱忱的非建築專業學生而開,尤其針對將來打算申請國內外第一流的第二專長建築碩士學位。每位學生每週至少需花10小時以上的時間準備設計作業。

A選 / 設計基礎(一) / 何震寰 [su_label type="black"]上[/su_label]
訓練學生以問題導向處理議題,提出創意設計的解決方案,進一步在各種專業領域中創造超越典型流程的可能性。學生將練習一系列跨領域設計課題,藉由對談互動式的創新發想、腦力激盪、設計構思、實作執行等步驟,形塑出整合且具體之執行方案,養成具備批判思維、創新能力與實務接軌能力的專業者。

A選 / 設計基礎(二) / 蔡緯彬 [su_label type="important"]下[/su_label]
本課程以3個不同的設計命題、各4-5堂的設計工作坊來進行,包含教學、發想、實踐、成果發表和評圖等較完整的設計學習過程。課程由淺入深介紹不同的設計議題來引導同學運用多樣的設計能力來完成設定的目標,並且能籍由相同的設計程序來強化自己對設計方法運用的熟悉和理解。

A選 / 數位設計與製造 / 劉家豪 [su_label type="black"]上[/su_label]
介紹當代設計如何透過數位科技進行設計與製造,讓科技不再屬於冰冷製造的範疇,設計師與藝術家將其帶入工藝的內涵,產生出特有的數位工藝的設計語彙。學生將透過課程開拓對科技藝術的視野與自身對文化與美學的詮釋。

A / 雛型設計與製作 / 李峻德 [su_label type="important"]下[/su_label]
課程內容包括人機互動(HCI)與使用者體驗設計(UX)兩大部分。將從互動設計師角度,訓練發想、形塑與發展構想,以雛形設計方法探索可能性,包括用草圖、描繪、紙本圓形、故事腳本、簡報、紙板展示、影片示範等方法研析使用情境,也將包括部分數位實作。

B / 經典設計 / 吳東龍 [su_label type="black"]上[/su_label]

B / 跨領域整合與創新 / 莊熙平 [su_label type="important"]下[/su_label]
本課程透過講授與精采的案例研討,在互動活絡的課堂討論中,探索何謂創新、事業模式、溝通技巧、提案、策略思考、領導整合、團隊合作,期末以提案練習檢驗上述項目。

B / 建築概論 / 凌天 [su_label type="black"]上[/su_label]
將都市、建築、景觀、室內及空間相關的議題,以淺顯易懂的方式介紹給非建築背景,但對建築、環境、空間有興趣的學生。建築概論讓學生學習如何觀察周遭的環境、欣賞什麼是好的空間設計及其背後的社會意涵。

B / 設計概論 / 謝明勳 [su_label type="black"]上[/su_label]

B / 建築與環境概論 / 張嘉和、侯王怡文 [su_label type="important"]下[/su_label]
建築與環境的互動在不同的歷史背景、經濟趨勢、人文訴求等特定條件之下,透過設計者的詮釋,展現出無限的作用張力和可能性。透過五種尺度(XS,S,M,L,XL)檢視建築與環境的互動關係,並且藉由上述各種尺度的案例認識建築從現代主義至今的發展脈絡。目的是練習以多元的角度(綜觀和微觀、縱向和橫向)觀察建築與環境的動態關係。向建築大師致敬的同時,也希望啟發對空間的新想像。。

B / 形象探索 / 何欣怡 [su_label type="black"]上[/su_label]
形象探索是一門關於建立人造物的表意能力的入門課程。課程目的是介紹形象與概念相互轉化的基本視角與媒材實驗,作為同學日後自主探索有形現象時的認識基礎。講課與作品研討隔週交替進行。修課同學根據指定主題及材料完成創作練習,並進行發表與討論。

C / 影像美學 / 林欣怡 [su_label type="black"]上[/su_label]

B / 科技藝術概論 / 劉辰岫 [su_label type="important"]下[/su_label]
本課程讓同學們熟悉科技藝術的內涵與其在各產業之間的跨領域連結,透過案例了解當代藝術設計如何融入科學概念與應用科技媒材創作,並且導入分組專題式學習,以實務深入操作跨領域創作的過程。

B / 多媒體人機互動概論 / 李峻德 [su_label type="black"]上[/su_label]
從使用者認知角度出發的人機互動(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初階課程,從人性因素、系統設計角度、以及人機間的互動因素來了解系統介面的互動設計過程及相關議題。學生將可在設計系統時,以更多元縝密的角度來思考如何設計符合使用者需求與具有親和性的系統。

C / 設計運算與人機互動 / 王識源 [su_label type="black"]上[/su_label] [su_label type="red"]NEW[/su_label]

C / 美學運算 / 謝啟民 [su_label type="black"]上[/su_label]
工作坊課程,整合應用雲端運算於藝術創作,將運算資訊以視覺、燈光、音樂等互動形式呈現於實體場域。主題包括:(1)雲端科技與人工智能運算服務,(2)線上資料蒐集,(3)資訊實體化設計。

C / 智慧生活與場域義築-服務學習二 / 許倍銜 [su_label type="black"]上[/su_label]
工作坊課程,以農村為場域,設計創造輕型、互動之臨時性空間結構為目標,整合空間設計、基本材料與搭建工法、簡易互動科技與建築服務(義築)概念,建立學生以創新方法發掘、解決在地生活及文化場域問題的能力。

C / 智慧生活與創新設計 / 侯君昊 [su_label type="important"]下[/su_label]
工作坊課程,實踐具體而微的智慧公民實驗室(Smart Citizens Lab)。將以創新設計專題研討啟發想像、發掘都市議題,並學習設計思考、互動設計、生活環境觀察、物聯網感測、資訊視覺化等,目標以駭客精神介入都市改造,方法包括開放資料創新應用、多元資訊整合與呈現、提高資訊透明度、新型感測裝置...等,建立學生以創新方法發掘、面對都市生活生活及多元環境資訊的能力。

如何申請

如何申請

申請對象、繳交資料

請依學生所屬科系公告之申請資格、時間與地點繳交,無須繳交資料至人社院。

107學年度申請時間訂於3月1日至4月20日止,第一階段審查時間為4月23日至5月4日,第二階段審查時間為5月7日至5月18日,完成兩階段審查後,將於5月25日前統一公告通過申請名單。

若有學程相關問題,歡迎聯繫學程助理 傅湘君:
 xiangjunfu@arch.nycu.edu.tw
03-5712121 分機 58253

常見問題

常見問題

問:通識?學分學程?跨域學程?搞得我好亂啊啊啊啊啊~到底差別在哪裡呢?

答:首先,這裡所看到的跨領域設計、藝術、創新科技相關課程,幾乎都是通識課。所以,如果你只想嚐鮮、接觸一下這個領域,還不確定要不要申請學程,那就先選一門喜歡的課試試看吧。若有興趣,卻不想被學程限制,也可以繼續把這些課當作通識輪著選修。

如果想拿學分學程,申請之後,只要滿足核心選修6學分,以及其餘課程任選12學分,累積到18學分,會在畢業證書上加註「創新科技藝術學分學程」。

如果想投入相當時間培養第二專長(跨域專長),太棒了!在完成申請跨域學程後,必須修滿A類核心必修6學分、A類核心選修至少6學分、B類基礎選修8-12學分、C類工作坊至少4學分,累積到達28學分,就會在畢業證書上加註「第二專長:跨領域設計與創新科技」。

學分學程和跨域學程的差別是在修課學分數認定和畢業證書註記方式。

問:我對學程有興趣,在選課系統中要怎麼選課?怎麼知道該學期有開哪些課呢?

答:可以在選課系統的下述類別搜尋到學程課表:

  • 跨領域學程 → 人文社會學院跨領域設計與創新科技跨域學程
  • 學分學程 → 創新科技藝術學分學程(兩個學程課程相同)
  • 學士班課程 → 一般學士班 → 人文社會學院 → DOH(人文社會學院院本部)

問:學校訂的辦法是可以在大一下或大二下提出申請,想請問這樣的話兩年有辦法修完嗎?

答:最新消息,提出申請時間不限定年級了!學生可以視自己興趣與課業狀況決定何時申請,當然早申請早開始囉~ 目前學程課程規劃是有彈性的,學生可以依照自己的步調去修課,加上學程內課程大多是以通識課為基礎架構,不會有擋修或修課順序的問題,在兩年內修完應該是沒問題的。

問:有些課程不在學程修業規章的清單中,會被承認嗎?

答:每個學期都會有少數課程異動(新增或停開),學程規章亦會隨後修正。不過只要出現在學程簡介網頁或在選課系統的學程課表上的課程,均會承認學分。

問:課表中有與修業規章裡類似的課程,是否可以互通抵免?

答:未曾列在學程網頁或學程課表中的課程,縱使課名類似,原則上是不可以抵免的。

問:申請跨域學程的成績標準大約是多少呢?需要什麼申請資料?

答:成績標準按學生所屬科系公告之申請資格而定,繳交時間與地點也依所屬系所規定辦理。學生無須繳交資料至人社院。

問:申請公告在哪裡發佈呢?

答:申請公告可以從以下管道獲知。


還有問題嗎?歡迎來信、來電詢問:

學程助理 傅湘君:
 xiangjunfu@arch.nycu.edu.tw
03-5712121 分機 58253